百炼成钢·党史上的今天:1965年7月5日,周恩来看望石河子军垦部队
这里是新疆的军垦新城石河子,在我身旁这座形似宝剑的纪念碑,是为了纪念上世纪50年代在戈壁荒滩上建设绿洲新城的军垦战士而修建。
56年前的今天,也就是1965年7月5号,周恩来总理来到新疆,看望在这里屯垦戍边的军垦部队。
1954年10月,根据中央军委决定,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的生产部队集体转业,编成一个兵团,担负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。
广大军垦战士,一手持枪,一手拿农具,向千里戈壁,被称作“死亡之海”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军。八千湘女,两万山东女兵也响应号召,进疆戍边,成为了第一代戈壁母亲。第一代女拖拉机手金茂芳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她们住地窝子、啃老咸菜、喝黑泥汤水,战天斗地,垦荒造田。
八师石河子市军垦第一连,这里还原的就是当年的地窝子。其实除了防风沙,当时并没有建设房子的材料,只能像这样挖一个地洞,上面盖些红柳枝和茅草。当时的一间地窝子不到十平米,却要八九个人挤在一起住。谁家生了娃,出工时,就把娃放在公共食堂的篮子里,一来地窝子里没人看管,怕被动物叼去,二来,娃饿了还能有口糊糊吃。
将士们顽强奋斗,纺出了新疆第一缕纱,织出了第一匹布,榨出了第一块方糖,他们造拖拉机,炼钢铁,建发电站、水泥厂,新疆沉寂千年的历史,第一次响起了大工业时代的激情轰鸣。当年的荒漠地,如今建成了一片片绿洲。
这里是石河子总场朱家庄五连,曾经,军垦将士们在这里用人拉犁铧。再后来,这里有了拖拉机,而如今的新疆军垦农场,已经在各个环节实现了机械化,尤其是棉花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率已经近9成。
党中央一直关心兵团的发展。1965年7月5日,结束非洲访问的周恩来,直接飞抵新疆,来到石河子垦区视察,对兵团提出“生产建设、民族团结、艰苦奋斗、奋勇前进”的希望和要求,鼓励大家扎根边疆,努力搞好工农业生产建设。
责编:唐薇
来源:芒果云
涉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网络环境问题”举报邮箱开通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10日)
三湘时评|乌镇峰会,见证科技生命力蓬勃生长
“成都龙泉山将举办荒野求生赛”不实——今日辟谣(2025年11月7日)
文体视点丨发现三国首例完整“三联单”,渡头吴简发布首批研究成果
近镜头丨总书记格外关心乡村“土特产”
胡湘平|湘超:愿做中国足球长河中的一朵浪花
这些作品获奖↓↓
今天的封面人物,是他们!
下载APP
分享到